2018-12-05 10:46:12
3389
移動通信技術從1G到4G的不斷創新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,并不斷推動社會的深刻變革。
4G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,而5G把人與人為主的連接拓展到萬物互聯,將有望促進更多行業的數字化變革。如果說4G改變生活,那么5G旨在改變社會。
5G比4G支持更強的性能和更多的應用場景,如速率平均可提升10-100倍,連接密度可提升10倍,時延將降為4G的1/5。與前幾代技術相比,5G不只要求速率提升,更要追求性能全面提升,從而滿足三大應用場景,即增強移動寬帶、海量物聯網、超高可靠和超低時延通信的需求,進而實現“信息隨心至,萬物觸手及”的愿景。
5G帶來的萬物互連能力將促進工業、農業、醫療、教育、交通等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進程和深度融合,新應用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將大量涌現,有望給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深刻改變。
讓我們暢想下,無人駕駛的汽車穿梭在街道;無人值守的工廠中,智能化生產線流水作業;優質醫療資源脫離地域限制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。這些終將依托5G超高速率、超低時延、超大連接的能力成為現實。
面對5G發展機遇,中國移動作為我國5G研發的主要力量之一,借鑒4G成功經驗,從2012年起就開始圍繞需求制定、關鍵技術研發、國際標準制定、聯合產業試驗、跨行業應用創新等重點領域開展工作,取得積極成效。
需求制定方面,主導完成《5G愿景與需求》白皮書,提出的“5G之花”九大指標中的八個被國際電聯采納,成為全球共識。該標準明確了5G需要滿足的性能和效率指標,為5G的技術研究、標準制定和未來應用指明方向,是中國首次牽頭制定的新一代移動通信需求。
關鍵技術研發方面,最早帶動產業開展5G核心技術之一的大規模天線(3D-MIMO)研發,并率先應用于4G;主導完成以云化、虛擬化為核心的5G新型網絡架構、半靜態配置幀結構設計等,成為這些關鍵領域的引領者;形成了新頻段、新天線、新架構、新設計、新能力、新傳輸六大關鍵技術方向,5G系統架構(5GS)項目由中國移動牽頭并擔任惟一報告人主導完成,這是中國人首次牽頭設計移動網絡的系統架構。
標準方面,中國移動牽頭推動了服務化架構(SBA)、軟件化與虛擬化、質量可保障的網絡切片、新核心網協議體系、統一數據層架構、C/U分離、邊緣計算等一系列重要方向的研究,目前已經累計提交5G標準化文稿1600余篇,文稿通過率達41.46%,位居全球第四;中國移動還圍繞5G技術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近1000件,在3GPP主導5G標準中立項20個,居全球首位。
產業推進方面,中國移動全力支持工信部組織的階段試驗,配合建設了北京懷柔外場試驗環境;同時,與產業鏈通力合作完成新空口互通驗證、5G業務演示等,帶動5G產品成熟。最早發布5G系統設備要求,并率先完成部分廠商實驗室測試,正積極籌備五城市的外場規模測試;在全球率先發起“5G終端先行者計劃”,大力推進5G產品的端到端盡早成熟。
融合創新方面,發起成立了“5G聯合創新中心”,“5G聯合創新中心”致力于推動基礎通信能力成熟、孵化融合創新應用和產品,構建開放共贏融合的生態系統。截至目前,“5G聯合創新中心”已經發展了260家合作伙伴,其中垂直行業合作伙伴193家;在北京、山東、浙江、上海等地建立了20個開放實驗室,用于孵化創新應用及產品;面向交通、能源、工業、教育、醫療、農業、金融、智慧城市、文娛等九大垂直行業領域構建跨行業融合創新生態。
綜上不難看出,已在全球運營商中處于創新先行者位置的中國移動,在5G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,在標準、技術、試驗、組網、應用、生態等方面均扮演著探路者和協調者的角色。
“5G時代有可能成為電信運營市場創造新模式、構建新格局的重要分水嶺,誰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應用的廣闊市場,誰就能更好地適應和把握運營轉型的方向路徑,就會實現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發展。”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如是說。
5G號角已經吹響,中國移動作為“先行者”,已經扛起大旗,沖鋒在推動5G商用的第一線。